第47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夭寿啦……”
  诸葛亮心中一片凄凉。
  他才只有14岁啊,他还什么都没有体验过,还未曾在这乱世之中大展拳脚,挥洒胸中的一腔热血,难道就要如此窝囊的丧命于此了么?
  诸葛亮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即使眼睛花了也依旧坚持着盯着面前的地图。
  随着眩晕的感觉愈加强烈,他的身体也跟着微微晃动起来,似乎已经坐不稳了,眼中的重影更是左摇右晃,重重叠叠找不到焦点。
  “都怪这个天杀的吴有才,我与他无冤无仇,他为何要如此对我,我恨……”
  诸葛亮在心中咒骂着吴良,确实已经到了欲生啖其肉的地步,只是做不到。
  就在这时。
  “?!”
  诸葛亮脑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就在地图的重影左摇右晃的同时,那些于吉绘制出来的线条不断的重叠、分开,忽然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
  重影交错的一瞬间!
  诸葛亮忽然看到了一个熟记于心的画面,那似乎是……他曾在《太公兵法》中看到过的一个兵法阵图?!
  第二百七十二章 无耻的双簧
  其实说再的确切一点,也不能完全说是诸葛亮“看”到过的兵法阵图,而是诸葛亮此前根据《太公兵法》中的“虎韬”部分推演出来的一个兵法阵图。
  《太公兵法》也叫作《六韬》。
  乃是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更是天朝古典军事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分卷。
  这六个部分涵盖了战略论与战术论的方方面面,大到充实国家财力、练兵强国,小到战争地形、兵种、士卒编选,几乎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对天朝后世的军事思想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是天朝兵家权谋的始祖!
  年幼的诸葛亮虽然狂放不羁目中无人,但绝对不是不学无术。
  他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开始研读《太公兵法》,对其中的诸多兵法理论都耳熟能详,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从中推演出了一些自认为能够在如今的乱世中发挥奇效的东西,而且在脑中不断加以演练验证,虽不敢说可以做到无懈可击,却也有十足的把握。
  也是因此。
  每当诸葛亮与襄阳城的那些士族子弟交流之时,那些士族子弟虽也受过比诸葛亮更好的教育,满口的之乎者也,但说出来的那些东西却全都只是一些当世书籍上受人追捧的教条与学问,全然没有自己的思想。
  而诸葛亮则不同。
  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特别喜欢将自己推演或是理解出来的东西拿出来炫耀一番,有些东西甚至与书籍上的记载相悖。
  结果可想而知。
  诸葛亮非但没有受到这些士族子弟的钦佩与追捧,反倒认为他的有些说法离经叛道,少不了便要与他争论,关键是这样的士族子弟占据大多数,以至于每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最后都会演变成诸葛亮一个人被一群士族子弟围攻嘲弄。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诸葛亮认为自己没有错,自然要与他们针锋相对,但一人如何争的过多人,于是逼急了便会破口大骂。
  久而久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