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此之后,工匠们自此虽然依旧要继续承受那些无德无信之人的欺压,但匠师一脉的传承总算没有断绝。”
  “而实际上,《公输经》也并未彻底失传。”
  “习得《公输经》的匠师虽要承受五弊之苦,但总归还是有一小部分人使用一些规避手段苟活下来,并口口相传将其传授给了后人。”
  “我家祖上便是曾经跟随祖师爷学艺的一名匠师,而且是那一小部分匠师。”
  “不过到了我这一代,《公输经》中的许多技艺与方术失传,我习得的本事不足其中十一,但却依旧难逃祖师爷的诅咒。”
  “待我爹将《公输经》传授于我之后,我才知其中利害,可那时便是我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虽怨恨我爹,但却无计可施,心中只有不甘。”
  “每年逢祖师爷忌日跟随我爹前往公输冢祭拜之时,我都跪在冢前久久不起,对祖师爷发誓绝不会使用《公输经》害人,祈求祖师爷莫要降罪于我,直到……”
  等等!
  听到这里吴良顿时来了十万分的精神。
  瓬人军众人也是随之精神一振,互相对视了一眼。
  公输冢?
  那岂不就是公输班的陵墓?!
  第三百零二章 明德惟馨吴有才
  最重要的是。
  孙业说他与父亲刘胥每年都要前往公输冢祭拜祖师爷!
  依次可以推断,鲁班的公输冢距离此地定然不会太远,毕竟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可能来回就要耗时数月,他们父子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每年都去公输冢祭拜,那日子真心就没法过了。
  除此之外,孙业的话中还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细节。
  他提到了鲁班曾做过楚王客卿的事,鲁班最后为了匠师一脉得以传承,也是当着楚王的面跳下城墙自尽。
  楚王应该待在什么地方?
  自然是楚国的古国都郢城!
  而郢城又在何处?
  自然就在这附近,这次吴良等人前来发掘的丘穆公墓,便是丘穆公后人迁来楚国时,一并迁移过来葬在了郢城附近,两者并不冲突。
  所以,这就是运气么?
  吴良觉得自己简直太欧了,不过是心血来潮跑来襄阳城见一见传说中的黄月英,竟还能遇上这样的事情,得到这样的意外收获,还有比这更刺激的事情么?
  而关于孙业讲述的关于鲁班的事迹。
  吴良也是愿意相信的,正史中其实对于鲁班的记载并不算多。
  最详细的就是鲁班为楚王建造云梯攻打宋国,当时的宋国大夫墨子听说了之后便跑来劝和,而后两人在楚王面前推演了一番战局,最终墨子令鲁班无计可施,楚王终于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段历史显然是鲁班的黑历史,墨子的丰功伟绩。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鲁班在建筑界与工匠界的权威,他所发明的钻、刨子、铲子、曲尺、墨斗……等等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实用工具,足以证明他的实力,绝非一个黑历史便能够完全掩盖过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