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术一挑大拇指。“高,实在是高,就应该这样,让他臭名远扬。”
  他站了起来,来回踱了两步,突然停住,对苌奴说道:“苌奴,你说说,要不要让婢生子葬在祖茔?”
  苌奴一脸茫然。他只是一个部曲将,哪里敢问这样的事。
  好在袁术也没打算问他,只是自言自语道:“我觉得应该让他葬在祖茔里,要不然天下人会说我不够宽容,小鸡肚肠。我袁术岂是那样的人耶?我不仅要将他葬在祖茔里,我还要给他刻块碑。”
  他抖了抖手中厚厚的请罪疏,咧着嘴笑了起来。
  “这么好的文章,当为后世子孙戒,不刻碑岂不可惜?”
  第八百三十五章 殊途同归
  袁术兴冲冲的回城,召来长史杨弘,商量让袁绍重归宗门,然后给他刻碑的事。
  杨弘很无奈。
  袁术的想法不仅荒唐,而且无聊。
  把袁绍彻底搞臭对袁氏有什么好处?
  这不仅是袁绍一个人的耻辱,也是汝南袁氏的耻辱。
  但他无法阻止。
  袁术一根筋也就罢了,这背后明明是天子要趁胜追击,将袁绍以及袁绍身后的人心彻底击垮,从而为冀州平叛创造舆论。
  如果袁绍就是一个伪君子,就是一个逆臣,追随他的人自然也都该死,朝廷也就没有必要在乎邺城中的那些人质。
  他们和审配、田丰一样,都是罪有应得。
  杨弘能做的,就是劝袁术不要做得太绝,只凭一时意气,毁了整个汝南袁氏的名声。
  朝廷已经将这份请罪疏印行天下了,你又何必要刻成碑,使汝南袁氏的列祖列宗也跟着蒙羞?
  袁术不以为然。
  他义正辞严的说道,我之所以让袁绍重返宗门,而不是成为孤魂野鬼,就是看重他这份自我反省的勇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不是耻辱,这是大善啊。
  纵观袁绍这一生,恐怕也就这件事做得像个大丈夫了。这碑要是不立,他还有什么资格葬在袁氏祖茔里?
  这碑不仅要立,而且要隆重,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汝南袁氏是朝廷的忠臣,对袁绍的行为没有姑息。我袁氏子孙知错能改,是大丈夫,不是懦夫。
  杨弘除了摇头苦笑,什么也做不了。
  他知道,这件事没人能拦得住袁术。
  袁术迅速行动,派人带着请罪疏的抄本返回汝南,安排刻碑。
  与此同时,他派人送信给袁绍,通报袁绍要刻碑的事。
  袁绍同不同意,并不重要,碑肯定是要刻的。有本事,你就别回袁氏,葬在别处,做个孤魂野鬼。到时候,我就把这块碑立在伯父的墓旁,代你尽孝。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