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襄邑的产品只有一小部分进了宫,大部分被任峻卖了。
  襄邑的丝绸产品质量好,花色新,倍受胡商欢迎。有的人甚至专门跑到襄阳来蹲守,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拿到货。
  这也带动了陈留的复苏。
  手里有了钱,自然好办事。任峻用这些钱疏浚水利,加大垦荒力度,还建起了学堂,招收贫民子弟入学。
  听到消息,从各地返回的难民,大部分被任峻安排到工坊里做事,条件就是适龄的子女可以免费入学,接受三年教育。
  三年之后,可以推荐到太学深造,也可以在郡县为吏,或者在本地工坊务工,成为有一定读写能力的技术工人。
  陈留的郡学不仅教读书识字,还教与纺织印染有关的一切技术。走出学堂门,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人。
  难民对此很满意。做工的收入比种地多,子女读书的机会更难得。
  任峻也满意。
  有了充足的工人,工坊的人力成本得以降低,产量却蒸蒸日上。
  听了任峻的介绍,刘协非常满意。
  就算任峻的政绩有一定的水分,他的思路也是可取的,积极的,绝不是那种但坐啸的名士太守可比。
  这样的人才是朝廷需要的人,既有信念,又有实现信念的能力。
  刘协让任峻将他的施政方法写成文章,在邸报上发表,并提交给司徒府讨论,以期在更多的郡县进行推广。
  现在的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人亡政息。陈留治理得再好,那也是任峻一个人的事。一旦任峻离开陈留,下一任太守很可能会将这些规矩全部推翻。
  刘协希望将这样的施政形成制度,不能轻易改变。
  他已经收到司徒府的上计报告,陈留郡在里面排名比较靠前,但一个字也没有提具体施政措施。
  这倒不是司徒府有意漠视,而是之前的上计就是这么做的,只问户口增减、垦地面积、赋税多少、有无盗贼等具体成果,不问施政措施。
  那些都归结于太守、县令长个人的道德、能力,会影响他们个人的前程,却没有形成制度的可能。
  刘协想慢慢改变这一点,用制度来管理,而不是全部依赖官员的个人能力。
  就像他建讲武堂、农学堂一样,不是将进步依赖个别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着重于知识积累,为更多的天才出现提供土壤。
  说到施政,任峻侃侃而谈。一说到写文章,任峻却有些为难。
  他没写过这样的文章。或者说,他从来没想过这些琐事也可以写成文章,还要发表在邸报上,供更多的人参考。
  刘协很认真的对他说,你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如果天下诸郡都能像陈留这样,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何愁王道不兴?
  王道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为了表示重视,刘协又安排曹昂、诸葛亮协助任峻整理记录。
  他还对曹昂说,好好领会,这些都是你将来到地方任职的宝贵经验,书上学不到的。
  第八百五十四章 进军冀州
  听到刘协这句话,任峻不再推辞。
  天子绝非客套,这件事意义或许超出自己的想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