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邢颙忍不住说道:“文休可知幽燕都护已经杀入河间?文休乐不思归的时候,河间已经烽火连天,战鼓遍地。”
  “是么?”卑湛一愣,随即大喜,用力一拍大腿。“他们终于来了。”
  “这……”邢颙目瞪口呆,半晌才道:“文休……不担心家中妻儿?”
  卑湛大笑。“我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家里那百十亩地度就度了,反正一年辛苦,也不及我一个月的薪酬。种地能养活几个人,等印坊开到河间,我就让内人到坊里做事,不再种地了。”
  第八百八十八章 远行在即
  刘协捏着饼,在汤碗里刮了一圈,然后塞进嘴里,发出惬意的叹息。
  “饱了。子翼,你再来点。这一顿吃完,以后也许有几年都吃不上家乡饭。”
  “臣也饱了。”蒋干拍拍肚子。“臣之前北行,略知北疆与中原饱食不同。这次出使,臣特地带上了一些家乡的茶,以去腥膻,助消化。”
  刘协闻言点头赞同,又说道:“茶的事,你放心,朕可以保证供应。与丝绸一样,茶的销路也不错,贩茶的胡商很多,让他们给你带点淮南茶并不难。”
  “谢陛下。”
  “你们在万里之外折冲樽俎,朝廷为你们作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刘协扬扬手。“待冀州平定,我亦将率精锐西行,或许会有机会与你们并肩作战。”
  “那可太好了,陛下预计何时西征?”
  “两年之内平定冀州,两年平定益州,再用三五年整顿,十年之后,应该可以起程。”
  蒋干点点队。“臣明白了,当在西域静候王师。”
  刘协忍不住笑道:“子翼,听你这么说,我倒是非去不可了?”
  “正是。”蒋干很严肃的说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万里征伐,非等闲之事,非遇其人不可。陛下是有汉四百年以来最适合西征的君主。陛下若不西行,下一次又不知要等几百年。”
  刘协笑着摇摇手。“你言重了。”
  “不然。”蒋干整理一下衣袖,拱手施礼。“臣所言并非夸大其辞,而是肺腑之言,请陛下留意。”
  见蒋干如此严肃,刘协也收起了笑容,示意蒋干直言不讳。
  蒋干提出了三个理由:
  其一,西行万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勇气。天下大乱之后,君臣都想休息,但一旦安逸,就很难再振奋起来。一两代人之后,或许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了。
  其二,朝廷推行教化,十年之内,人才必然剧增。即使朝廷已经安排了从工从商等出路,依然无法完全解决这些人的出路,尤其是讲武堂的毕业生。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用,也会浪费,甚至成为隐患。
  西征,就是最好的磨刀石,也是最好的出路。
  最后,领导西征,不仅需要名将,更需要英主。只有英主才能镇住国内外的文武武将,使众志成城,而不是互相内讧。
  这个英主不仅要有能力,有威望,还要年轻,有一副好身体。
  “十年之后,陛下荡平天下,才是而立之年。这样的条件,可谓是千古罕见。陛下不西征,又将寄予何人?”
  刘协听了,哈哈大笑。
  虽说蒋干说的道理有些牵强,策士的味道太浓,却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
  从各种因素来看,他的确是西征的最佳人选。错过这个机会,或许就是千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