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廙兄弟去的是本县安众。
  南阳富庶,安众的条件在南阳也是居于前列,刘廙一直觉得安众的学校很多,需要补充的有限,这是一趟轻松的差事。
  可是等他们直正深入乡里才知道,安众的教化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想读书而不能读书人的很多。要想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至少要新建十余所学校才行。
  “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安众现有一万三千七百余户,近六万口。其中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有五千八百余人。按五百人一校,也需要十二所学校。三百人一校,则近二十所。但整个安众只有一个县学,两个私学,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刘廙将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即使已经过去了几天,他对本县教化缺失的情况还是耿耿于怀,大有触目惊心之感,更对自己之前的熟视无睹感到惭愧。
  秦宓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由得想起与天子见面的经历。
  天子曾问他,你教过几人读书?
  他当时回答生性疏懒,未曾教授,惹得天子大为不快。当时他还觉得天子强人所难,是欲加之罪,现在看到刘廙的自责,他忽然觉得不安起来。
  生性疏懒四个字,的确不足以解释自己的不作为。
  既然以士自居,要求天子为尧舜,自己又怎么能满足于坐而论道?
  自己做不到的事,要求别人去做,是强人所难。
  那自己明明能做到的事却不做,反而指手划脚地指责别人,又算什么?
  换成我是天子,也会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吧。
  刘廙说完,又有人起身,解说这一次的行程。
  一人接着一个,一县接着一县。
  南阳不愧是大郡,四五十万户,近两百万口,适合读书而没有读书的人超过二十万人,是现在的郡学、县学无法承担的责任。要想实现天子希望的教化,需要新建近千所学校。
  有了学校,还要有教师。就算一个学校只配一个教师,也需要千人,远超南阳郡学现有的生员数量。
  也许是说,要想达到天子的目标,不仅南阳郡学必须全员出动,还要招募更多的读书人充任教师。
  这里面当然有想以此入仕的,但不可否认,更多的人未必能入仕,做教师,挣一份俸禄养活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比仰食于人强。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吕布归来
  吕布来得比刘协想象的更快。
  腊月十五,吕布就到了宛城。和吕小环见面,确认了情况属实之后,他第一时间求见。
  听说吕布来了,刘协愣了半晌。
  就算他人在美稷,接到诏书后又马不停蹄的赶来,这速度也有些惊人。
  除非他不在美稷,而在内郡。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有问题了。
  见面之后,刘协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哪儿接的诏书?
  吕布又黑又瘦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陛下,臣在受降城收到小女的消息,请示了曹都护后,就赶往河曲,等待诏书。接到诏书后,臣日夜兼程,不敢有一刻停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