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说,确有此事?”
  “有,参与其事的不仅有陈逸,还有不少党人。”
  荀文倩有点不高兴。“这就是你当初极力反对天子深究党事的原因?”
  荀彧一声长叹。“文倩,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当年党人有多绝望。但凡有一点其他办法,又何必出此下策?而且这也只是王芬等人的想法,支持他的人并不多,否则……”
  “否则这事也许就成了,对吧?”
  荀彧看着面带愠色的荀文倩,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王芬不能成事,袁绍呢?”荀文倩追问道:“他也不一样一败涂地?”
  荀彧沉默良久,无奈地点点头。“你说得对,就算王芬有干才,这事……也成不了。大汉天命未绝,是党人自作聪明,一意孤行。”
  荀文倩面色稍缓。“事情已经过去了,天子也收到了不少线索,这事瞒是瞒不住的。如果天子再和你说起这件事,你还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吧。天子以赤心待你,你不要辜负了他。”
  “好……的。”
  ——
  由荀文倩陪着,在宛城附近转了几天,荀彧见识了南阳的新气象,大为惊叹。
  度田带来的影响,他已经见识过,但南阳的变化之大,还是让他大开眼界。
  他不禁想到河东。
  如果当初他在河东不是行绥靖政策,而是坚决的推行度田,河东会不会出现南阳这样的盛况?
  可能性是存在的。
  要论推行度田的难度,河东远远不能和南阳相比。河东有大族,南阳却多封君,而且是随光武皇帝复兴大汉的功臣之后,实力比河东大族强多了。
  但天子不像他那么纠结,一到南阳,就干净利落的罢免了几十个封君,扫除了度田最主要的障碍。
  如此雷厉风行,带着一股压抑已久的怨气,而这怨气有大半来自于他在河东的不坚决。
  河东本该成为第一个标杆,而他应该成为天子最坚决定的支持者。
  天子曾对他寄予厚望,主动要求结婚姻,并给了荀文倩除了皇后之位以外的最大恩宠。
  但他却辜负了天子。
  荀彧很惭愧。
  几天之后,当天子召见,向他咨询都城方案时,他提出了一个让天子都有些意外的建议。
  以大汉疆域之广,仅靠一地,恐怕难以覆盖天下,有必要对都城制度进行一些改革。
  其中之一,就是东西京并列,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不分高下主次。天子往来于两京之间,居无定所。
  其次,在东西京之外,选择重点城市立陪都,天子四时巡幸。
  比如太原、邯郸、涿、临淄、彭城、南昌、长沙、成都、金城等地,都可以作为备选地点。
  这些地点都是战略要地,天子应每隔几年就要巡幸一次,让当地的臣民知晓天子的存在。
  天子巡幸四方,古已有之,只是一直没能形成正式的制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