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整个荆南地区数万大军,只有丁冲得到了赏赐,朝廷对他的支持非常坚定。丁冲收到望远镜后,一面上表谢恩,一面派人将望远镜送到孙策军中,表示孙策比他更需要这样的利器,他可以先借给孙策用。
  孙策收到望远镜,大为满意,随即回书,除了感谢之外,他重申了自己对丁冲的支持,并表示所有的准备已经妥当,秋后即可进军交州。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近虑远忧
  建安八年,秋。
  汝南,袁氏祖茔。
  袁谭蹲在袁绍的墓前,伸手拔去几根新长出来的野草,叹了一口气。
  郭图站在他身后,形容削瘦如竹,却又多了几人清矍,眼神平静如秋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萧索。
  几名骑士站在远处,牵着战马,马背上驮着行囊。
  “显思,时程不早了,还是早点动身吧。”
  袁谭站了起来,看着手上的泥土,又叹了一口气。“郭公,以后就委托你了。”
  “你放心吧,我会按时来祭拜他的。就算我不能动了,也会安排子弟来,决不让本初坟上杂草丛生。”
  袁谭点点头,转身对郭图说道:“公当保重,待我功成归来。”
  郭图笑了。“只有如此,我方能无愧于本初。”
  袁谭也笑了,向后退了两步,拱手向郭图深施一礼。
  郭图微微欠身,还礼。
  袁谭起身,转身向战马走去。他大步流星,手按着剑柄,形容豪迈。为袁绍守墓的这几年,他也没闲着,白天习武,夜晚读书,比年轻时还要努力三分。
  这一次,他要去南阳,再次参加散骑的考试。
  朝廷刚刚颁布诏书,宣布了新的选举办法。不论文武都要考试,而武官中考试要求最高的就是散骑。成为散骑,已经是有志于行伍的年轻人的最高目标。
  袁谭已经不年轻了,但他还是想考散骑,哪怕最后无法成为散骑侍郎。
  考散骑与讲武堂与别的科目不同,不在郡县参加考试,而是直接去行在。在袁绍死得屈辱,郡县都避之不及的情况下,袁谭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当然,他也可以离开中原,去海外投奔刘备。
  刘备为豫州刺史时,曾举他为茂才,算是有一份旧情。如今刘备在海外建国,麾下文武多有袁绍旧部,就连他的弟弟袁熙都在。他如果愿意去,立身之地肯定不用说。
  他也可以选择去北疆,不管是幽燕都护府还是燕然都护府,都可以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他都拒绝了,他要去考散骑,或者讲武堂。
  他要证明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袁熙也赞成这样的决定,大费周章的送来了两匹乌桓良马和貊弓,供他练习骑射。
  离开汝阳,一路向西。半个月后,袁谭赶到了南阳宛城。
  他第一时间赶去司徒府,拜见姑母袁夫人。
  袁夫人正在后院陪孙子、孙女玩耍。
  杨修今年不来参与上计,就由夫人带着一对刚出生不久的龙凤胎儿女到宛城来看望父母。这两个孩子虽然还没满周岁,却健康活泼,颇得袁夫人喜爱,爱不释手,连睡觉都安排在自己房里,反将杨彪赶了出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