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16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佟安宁问康熙将她的那些要求给对方说没有,做不到,别说郡王,就是活佛也娶不到人。
  康熙点头,“朕也说了,鄂其尔一开始被吓到了,想了两天后,上奏说,他的想法不变,如果他未来变了,可以让佟安瑶杀了他。”
  “呵!男人婚前说的话,鬼才信!”佟安宁对此嗤之以鼻。
  而且还是这种两败俱伤的法子,她才不会让瑶瑶这样干。
  康熙无语地看着她。
  佟安宁忽而皱着眉头,“鄂其尔是哪个部落的亲王?”
  她怎么听着这么陌生。
  梁九功在一旁解释道:“佟主子,这位鄂其尔郡王原来是扎萨克多罗郡王爵衮楚克的儿子,札木三的侄子,之前是一等台吉,后来因为在王薄尔尼造反这件事上,没有跟随其叔父的脚步,没有造反,努力劝服属地的百姓,皇上认为鄂其尔忠义,所以去年让他成了札萨克多罗达尔汗郡王。”
  京城的多数百姓近些年大多只知道三藩造反,不知道蒙古那边也出了事。
  康熙十四年的时候,义州王薄尔尼举旗造反,奈曼旗札萨克郡王札木山和辅国公垂札布响应,朝廷得到消息后,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
  义州王薄尔尼是察哈尔林丹汗二夫人的孙子,早就不满察哈尔部的没落,认为是清廷的打压,所以造成察哈尔部的势弱,以“大元之后”、黄金血脉身份号召漠南蒙古王公响应。
  可是他还是没认清,蒙古诸部归附清朝已经四十多年,与清廷建立了亲密的联盟,现在紫禁城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是科尔沁的人,所以薄尔尼是不可能得到他们的响应。
  而且蒙古诸部非但不响应,还参与了清廷的围剿行动。
  平叛结束后,朝廷严惩了参与叛乱的察哈尔贵族,但是对于响应薄尔尼的札木三和垂札布相对宽容,其他人不是被灭九族,就是全家成奴隶,但是札木三只是被革去王爵,留了牲口家畜让他自给自足,垂札布也只将爵位撤了。
  之所以对他俩宽宥,不过是看在喀尔喀部的面子上。
  清初的时候,蒙古大概分成三股势力,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
  漠南蒙古主要包括科尔沁部、察哈尔部、乌拉特部等。
  漠北蒙古又称插喀尔喀蒙古,占地广阔,一听就知道大部分是喀尔喀人,主要包括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等。
  漠西蒙古则是包括了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等。
  看地域也知道,其中漠南蒙古距离京城最近,漠北蒙古夹在中间,漠西蒙古比较荒凉,在最西边。
  大家都是黄金血脉,平时谁也不服谁,不过因为漠南蒙古是最早归顺清廷的,所以也是最富的,而让朝廷头疼的就是漠北和漠西蒙古了,漠西蒙古最乱。
  自从大清入关后,朝廷的中心在中原上,对于蒙古,尤其漠西蒙古的管控就差了,可以说是完全放养。
  前段时间,漠西蒙古中的准噶尔部数次开战,意图征服其他部落,土尔扈特部上奏告状,朝廷因为忙着三藩的事情,只能下诏训斥,不过似乎没有对准噶尔起作用,反而让其大汗噶尔丹行事越发放肆。
  还好中间有漠北蒙古做缓冲,所以喀尔喀部格外重要。
  如果准噶尔汗部将矛头对准朝廷,漠北蒙古就是清廷的第一道屏障。
  听完解释后,佟安宁算是明白了,合着康熙是想用妹妹拉拢鄂其尔,漠南她尚且不满意,漠北地方更荒,蒙古汉子什么样子,她已经不做期待了。
  佟安宁摇头道:“不行,瑶瑶娇生惯养,脾气大,配不上鄂其尔郡王,皇上表哥,你还是选其他人吧,再说我不能接受虽说年龄相差太大的妹夫。瑶瑶就是一个普通的京城姑娘,可配不上堂堂郡王。”
  “只是相差三岁,再说鄂其尔模样不错,看不出对方是蒙古人。”康熙解释道。
  佟安宁直接呵呵了,“三岁也不行,我能接受比瑶瑶小,不能接受大三岁的。”二十岁的郡王,怕是府中孩子都一窝了吧。
  “巧了!鄂其尔比佟安瑶小三岁,今年才开始议亲!”康熙薄唇微挑,扬着眉梢,他倒要看看佟安宁还有什么推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